「每次走進家門,心裡的重量就像一塊巨石般壓在我的胸口。家應該是自己的避風港,但對我而言,它更像一座牢籠。」

覓心理諮商所何彥廷心理師

原生家庭一直是許多人一生中重要的課題,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父母的養育與陪伴,同時也仰賴父母帶著我們認識這個世界,但在「家」這個難解的局當中,我們有時也會感受到一種無形的枷鎖與愧疚感,束縛著自己。或許對於父母來說,他們也相當困惑自己所付出的難道不是為了孩子好嗎?

我們並非裁定是非對錯的專家,在心理諮商工作當中,我們試圖在梳理的是在不同關係互動下,如何影響著我們人格的發展以及當前遇到的困境。

我是何彥廷諮商心理師,有感於「家庭」經常在各種時候影響著我們,很多時候我們會感受到一股不情願。因為家往往不是我們能夠選擇的,而家的複雜程度又不是一言能夠說盡的。

因此,從今天開始,我會用一系列的文章,來聊聊原生家庭這個對我們來說既重要,又令人又愛又恨的地方。也期待我能夠與大家分享的不只是家庭,而是伴隨著家庭長大的「我們」。

有時候,在我們長大過後,即便父母或許不見得在我們的面前,然而那份形象的威嚴與壓力卻依然時時刻刻存在著,並且有時也讓自己感到難以呼吸,有時候我們甚至會認為那是一種「控制」。我們可能曾經嘗試去體會,父母這份威嚴與控制是來自於愛,只是也會很困擾於這份愛怎麼會影響自己到現在,讓自己在「做自己」的路上,步步艱難。

這是因為面對父母,我們經常會經過一段無意識的內化,讓父母的形象融入我們的內在世界裡,在我們身上留下某種「影子」。可能我們已經歷過無數次的反抗,幻想能夠逃離這個影子的循環,但卻一再的回返。在我的諮商經驗中,父母跟我們的關係是蠻常會出現的話題,或隱含在類似的關係當中。但往往當這些關係交織出許多複雜的感受時,卻又是很難開口說得清楚的。

首先,我想先提一下在我們的文化當中,經常讓我們夾帶著對父母的愧疚感。其實一定程度的愧疚,是人之常情,也是我們體恤關係的一種情感。所以並不是說我們都不要有愧疚感,事實上愧疚也是一個可以調節我們對彼此的失落與憂鬱,甚至會讓我們想要修復關係。但在諮商當中,也經常因為愧疚感,阻礙了我們接觸自己的內在情緒跟需要。

試想看看,大家會不會有以下類似的經驗:

  1. 當我們對於父母沒有辦法照顧到自己的情緒時,會想著可是他們不是已經提供自己很優渥的環境了嗎?
  2. 當我們要怪罪他們某些事情的時候,會想到自己是不是沒有站在他們的立場為他們著想了?
  3. 意識到自己已經長大了,是不是不應該什麼都怪罪給父母,這是我要自己承擔的人生?
  4. 如果我對於父母給的愛,是這樣的不知足,我是不是不值得被愛呢?

更多時候,我們甚至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到底在愧疚什麼,只是有一種「卡住」的感覺,阻止我們去反對父母、討厭父母、表達不滿。或是我們也會因著這份愧疚感,感到困惑而不知道該怎麼辦。

回到諮商當中:

  1. 我們可以試著理解自己這份愧疚感是來自於什麼?
  2. 諮商的過程,其實是提供一個讓我們能夠跟自己內在靠近的空間
  3. 我們對於家人的各種複雜感受,都是真實的我們心理狀態能夠被覺察跟處理,進而去掌握自己的人生。
  4. 我們可以想一想,當我們遇到這些人生的議題時,自己願不願意回溯這些回憶,在腦海裡跟家庭關係做一個修復或是邁開獨立的腳步。這樣的行動,其實是為了照顧自己以及讓自己向前邁進。另外這過程也會影響我們用什麼樣的姿態,回到家庭關係中去跟家人互動。

(或許有的時候,遺憾的是我們來不及做些什麼!那就需要與心理師一起來好好哀悼跟面對了。)

不論我們對於家庭關係的選擇是什麼,諮商心理師都會願意陪伴你一起做出選擇,並且為了你的心理健康而邁開腳步。

覓心理諮商所何彥廷心理師

若你/妳有個別的需求,歡迎預約覓心理諮商所個別諮商我是何彥廷心理師,讓我來協助您一起踏上探索自我、療癒自我的道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