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2025 年 5 月 6 日

協助企業導入員工協助方案(EAP)實務-EAP成效評估

miiadmin 0 comments
覓心理諮商所 >> EAPS , 覓好文章 >> 協助企業導入員工協助方案(EAP)實務-EAP成效評估

之前我們提到協助企業導入員工協助方案(EAP)實務-導入流程。接下來我們來談談企業導入EAP後,成效評估的議題,在過去輔導經驗中,以工作績效員工福祉相關指標來評估成效是常見的,其中包括了生產力變化、缺勤率改善、員工滿意度以及心理健康狀況等。以下我們就列舉幾個實際案例,列出可行的指標(見表1):

表1:製造業企業導入EAP後的成效指標(部分案例)

公司案例生產力提升缺勤改善心理健康改善員工滿意度
Cintas(制服製造/服務)85%員工自評工作效率提升使用EAP者平均少缺勤6.5小時73%**抑鬱狀況獲得改善
96%**酗酒風險個案問題減輕
97%參與者對EAP滿意
Emerson(工業設備製造)82%員工自評工作效率提升使用EAP者平均少缺勤8.1小時88%抑鬱狀況獲得改善
88%酗酒問題個案風險降低
96%參與者對EAP滿意

上述兩家跨國製造相關企業的數據顯示,EAP對員工生產力出勤率帶來明顯正向影響:參與EAP輔導的員工普遍感到工作專注度提高,且相較輔導前平均少請病假約6~8小時。此外,員工的心理健康狀況明顯改善——例如抑鬱症狀的自評分數顯著降低,Cintas有73%的員工在接受EAP後抑鬱狀況改善,Emerson則高達88%;針對酗酒等高風險行為,96%的Cintas員工在參與EAP後降低了酒精濫用風險。整體而言,絕大多數參與者對方案表示滿意(滿意度約九成以上),反映出EAP在員工心目中受到肯定。

更廣泛的研究也支持這些個案發現。美國一項針對17,000多件製造業EAP輔導個案的統計研究指出,使用EAP的員工在諮商後恢復工作效率的比例接近九成,顯著降低了因心理困擾導致的生產力流失。該研究發現,EAP介入後員工每月因低生產力損失的成本從介入前的約2,945美元,降低至1,040美元,單月挽回近1,905美元的效益。由此可見,透過EAP協助,員工的身心狀態改善能直接轉化為工作表現的提升與出勤狀況的穩定。

成本效益:投入與長期產出分析

從成本效益角度來看,EAP通常被視為「小投入,大回報」的策略性投資。具體企業案例與研究數據顯示了多方面的經濟效益:

  • 醫療與保險成本降低:員工心理與行為問題獲得及時介入,可減少重大醫療支出。一項針對麥道公司(McDonnell Douglas)的研究發現,參與EAP的員工其醫療理賠費用平均每案比未參與者少$715美元。同時,該公司估計EAP帶來約4:1的投資報酬率(ROI),即每投入1元可節省4元的相關成本。另一家匿名製造業公司更藉由重新談判EAP合約,年節省超過15萬美元成本。此外,有研究統計顯示,企業在EAP上的每1美元支出平均可換來約3美元的成本回報(含醫療花費降低與生產力損失避免)。
  • 降低人員流動成本:EAP被視為員工關懷的重要措施,有助於提升留任率。據統計,積極運行EAP的公司其員工離職率可降低約20%,為企業節省大筆招聘培訓的新進人員成本(每名員工約可節省1.5萬美元)。長期而言,員工穩定度提高也意味著經驗保留和生產效率的提升。
  • 減少意外事故與停工損失:透過EAP處理員工的酗酒、藥物濫用及高壓問題,能預防因狀態不佳導致的工安事件和誤工損失。早期的工業案例已證明,導入員工協助機制後,現場安全事件缺勤率都可望下降。雖然現代企業對此類指標的量化不若生產力明確,但安全隱患的降低無疑為企業帶來長期的隱性收益。

總體而言,製造業企業推行EAP在經濟上具有顯著的成本效益。透過提升員工健康來避免損失、節省開支,EAP所創造的價值往往大大超過其投入成本。許多案例與調查均支持這一點,使EAP成為製造業追求永續經營降低人力風險的重要策略之一。

員工回饋:接受度、使用情況與建議

員工對EAP的反應與參與度是方案成敗的關鍵指標之一。整體來說,在有良好宣導與執行的企業,員工對EAP的接受度與評價相當正面:

  • 滿意度與信任感:正如前述案例,Cintas與Emerson的EAP參與員工滿意度高達96%以上。臺灣某公部門的問卷調查也顯示,受訪者對各項EAP服務的滿意度皆在60~70%以上。不少員工反映EAP提供的保密諮詢持續關懷令他們感到備受支持。例如,有參與者表示,固定由同一位個案經理進行的跟進關懷,讓其在戒除不良嗜好(酗酒)上獲得長期成功。這些回饋反映EAP在建立員工信任、提供情感支持方面成效卓著。
  • 使用率與接受度挑戰:然而,EAP的使用情況也受到企業文化與員工觀念影響。在某些製造業環境,利用率偏低可能是挑戰之一。有調查發現,即使員工內心認為需要心理協助,但實際主動求助的人並不多。例如,富士康深圳的一項調查顯示,有41.9%的員工自覺需要心理諮詢,但真正接受過諮詢的僅占2.4%。原因可能包括對心理求助的污名化、對保密性的疑慮或對方案了解不足。因此企業在推行EAP時,宣傳教育領導支持格外重要,唯有讓員工充分了解EAP的益處與嚴格的保密機制,才能提升其使用意願。
  • 員工期待與建議:值得注意的是,現今勞動市場上員工對心理健康支援的期望正不斷提高。一份2024年的報告指出,超過六成的受訪職場人士希望公司提供心理諮詢等EAP服務,但實際有相關資源的企業僅佔約兩成。這顯示多數員工樂見並主動期待EAP的設立,他們的建議往往是希望公司持續投入資源、擴大宣傳並增加服務項目(例如理財或法律諮詢等延伸協助),以滿足多元需求。當員工感受到公司對其身心的重視與照顧,他們對企業的忠誠度與工作滿意度也隨之提高。

綜上所述,大多數員工對EAP持正面態度,認為這是企業關懷員工的重要體現。儘管初期推廣可能面臨觀念上的阻力,但透過成功案例的口碑傳播與管理階層的支持,EAP在製造業勞動群體中的接受度正逐步提升。員工的回饋與參與也為企業優化方案提供了方向:哪類服務最受歡迎、哪些問題仍未被滿足,都可作為EAP持續改進的依據。

結論

製造業企業導入EAP的實務經驗顯示,周密的導入流程明確的成效評估良好的成本效益以及正向的員工回饋相輔相成,構成了一套成功的員工協助方案。透過前期充分規劃和內部推廣,企業能順利將EAP融入組織運作;而持續的數據評估則證明了EAP在提升生產力、降低缺勤、改善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價值。從經濟角度看,EAP帶來的醫療成本節省與人員穩定效益遠高於投入成本,呈現出極高的投資報酬率。最重要的是,員工對EAP的高度滿意和信任,進一步強化了方案的效果,形成良性循環。總體而言,導入EAP已成為許多製造業領導企業的人資策略之一,不僅解決當下員工問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特色與自我認識

 撰文/ 吳其宇 臨...